买股怎么加杠杆 从《沙丘》到《三体》:不要在小说和影视之间站队
发布日期:2024-07-22 16:51 点击次数:164今年是中俄建交的75周年买股怎么加杠杆,两国的关系也越发紧密,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
科学外史II(28)最近科幻影片《沙丘2》登陆国内院线,网飞版的《三体》第一季也出来了,但是反应都不是很理想,对后者甚至还出现了比较激烈的批评意见。这里谈一点我个人对这两部作品的一孔之见。
《沙丘》有点像科幻黄金时代的《三体》
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现在已成科幻中的经典。前三部有时被称为“沙丘三部曲”,但这个系列一共有六部作品,依次如下:
《沙丘》(Dune,1965)
《沙丘救世主》(Dune Messiah,1969)
《沙丘之子》(Children of Dune,1976)
《沙丘帝王》(The God Emperor of Dune,1981)
《沙丘异端》(Heretics of Dune,1984)
《沙丘终结篇》(Chapter House: Dune,1986)
这六部作品,以对“香料”——能用来进行时空跃迁的神秘物质——的争夺和控制为线索,建构了一部宇宙级别的幻想史诗。
科幻小说在中国长期处于“小众低端”状态,既进不了“文学殿堂”的高门,也进不了畅销小说的阵列。在刘慈欣的《三体》问世之前,中国的绝大部分科幻小说至多只有几千册的销量。这种“小众低端”的状态,在美国似乎也曾存在过。《沙丘》问世之后,三年内为赫伯特带来了两万美元的版税收入,这已经被认为远远超出了美国当时绝大多数科幻小说的版税收入。但是比起15年后的卡尔·萨根(Carl Sagan)——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为他的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故事大纲预付了200万美元稿费,那赫伯特的这两万美元实在是微乎其微了。
但事情不久后就有了转机。1976年《沙丘之子》出版,精装本和平装本同时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是科幻小说第一次获得如此待遇。注意,这时距上述萨根200万美元预付稿费的事只差四年了,也许,科幻小说某种意义上的“黄金时代”在此时的美国出现了?至少,在走向大众这个意义上,《沙丘》在美国扮演了40年后《三体》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
1984年《沙丘》的同名影片上映(有时译成《沙丘魔堡》),1992年出现了同名即时战略游戏,该系列游戏同样相当风靡。不过,如果今天再来重温影片《沙丘》,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倒是亦步亦趋,但毕竟是40年前的影视技术了,无论从叙事还是场景来看,都已经乏善可陈。2021年出现了《沙丘》影片的新版,剧情仍保持对原著亦步亦趋,景观当然大为改善,观众比较满意。这次的《沙丘2》接续上一部故事,情节已进入《沙丘救世主》。
实际上,小说《沙丘》与《三体》的差别是巨大的。《沙丘》虽已号称科幻经典,其实没有多少“硬核”的科技内容,它只是一个用科幻包装的古老王族仇杀故事,这种故事在欧洲中世纪多得是,留下的相关文学作品也不少。改编成影片时,只好努力在沙漠景观、飞行器、沙虫等方面追求酷炫的视觉效果,成绩总算不错。
网飞版《三体》的改编有何不妥
小说《三体》近年终于迎来了一系列影视改编作品。2022年出现了15集动漫版的《三体》第一季,反应普遍不佳。2023年出现了30集真人版的《三体》第一季,改编的是《三体》第一部的故事,反响不错,但也没有到叫好又叫座的地步,我曾在本专栏发表过评论。2024年春季则出现了8集网飞改编版的《三体》第一季,故事情节包括了《三体》第一部并已跨入第二部《黑暗森林》,叫好者固亦有之,但争议却相当大。
对网飞版《三体》的批评铺天盖地,温和一点的说是“一场事与愿违的资本游戏”,最严厉的则直指是“一场充满了美式政治正确的文化剽窃”。引发批评的主要原因是,网飞将《三体》这样一个完全由中国作者讲述的中国人的故事,改成了西方人的故事。许多《三体》小说的热心读者,在屏幕上看到汪淼、史强、罗辑、章北海等人物纷纷变成了西方人,心理上感觉严重不适。
也许有人会这样为网飞的《三体》改编辩护:有许多影视作品,其中不乏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都有被改编成异国故事的,比如《白夜行》(韩国2009、日本2011),《人潮汹涌》(中国2021、日本2012《盗钥匙的方法》、韩国2016《幸运钥匙》),《无间行者》(美国2006、中国香港2002《无间道》)等等,都没问题,网飞这样改编有什么不妥吗?
我认为确有不妥。上面列举的这些改编成异国故事的作品(我还可以举出更多),都是将故事整个移植到了异国,使之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国家的故事,但是网飞改编《三体》却并未如此。
在网飞版《三体》中,虽然有大量让中国观众感觉不适的人物国别、性别的改变和故事地点的改变,却没有将整个故事移植到西方——剧集一开头的“文革”场景和叶文洁本人的故事,都仍然是中国的。等到要拯救全人类了,故事的人物和地点就变到西方去了。换句话说,网飞的改编,至少从客观效果上来说,就是“好的给西方,坏的归中国”,这当然不能不让《三体》故乡的观众感觉严重不适。
如果要像上面那些例子那样,将《三体》的故事整体移植到西方,那么叶文洁就应该也是一个西方人,她父亲也应该是一个西方物理学教授。这位教授所遭遇的悲剧,也很容易在美国找到类似的时代场景——比如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时,连奥本海默这样为美国立过巨大功勋的著名物理学家也未能幸免于政治迫害。
不要在小说和影视之间站队
根据网飞改编版《三体》第一季的故事框架,在未来的第二季中,让中国观众的观感有所改善,估计是没有希望了。不过我还是愿意放一道“测试题”在这里,看网飞的改编者能不能认识到《三体》宝贵的思想价值(哪怕他们仍然秉持“好的给西方,坏的归中国”的阴暗原则):
我评价科幻作品一贯最重视作品的思想价值,那么《三体》最大的思想价值表现在何处呢?其中之一就表现为:用“宇宙社会学”三原则,对外星文明问题中经典的“费米佯谬”提出了第一个中国人的解答。“费米佯谬”用大白话说出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宇宙那么大,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外星人”。据西方学者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75种对“费米佯谬”的解答,不过这种统计中并未包括《三体》所贡献的解答。
稍可庆幸的是,《三体》三部的英译本都已在西方出版,也拥有了一部分热心读者。但考虑到科幻至今仍处在某种程度的“小众低端”状态——难怪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菲利普·迪克、尼尔·盖曼等许多著名科幻作家都曾不约而同表示自己写的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哲学小说”——我们很难指望小说原著的影响盖过网飞的剧。
归根结底,观剧或看电影并不能替代小说原著的阅读——这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影视作品至少有可能提供视觉愉悦(顺便说一句,网飞版《三体》对“古筝行动”的视觉表现比国内版差了许多)。如果真对《沙丘》和《三体》有兴趣,还是去阅读小说原著,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愉悦。
举报 文章作者江晓原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新加坡进入“黄循财时间”,从小说英语的他希望中文说得更好第一财经记者曾在2021年12月视频采访黄循财,他内敛稳重、反应敏捷、条理清晰,回答敏感话题时不避重就轻,且努力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05-16 10:26 外交部: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交往不应当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交往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当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
04-26 16:14 外交部: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 不应介入中菲两国之间的问题发言人林剑表示,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不应介入中菲两国之间的问题。《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动摇不了中方维护本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03-28 16:24 《沙丘》保罗拯救不了宇宙,“男神女神”拯救不了基民保罗其实只是被刻意包装出来的“救世主”,而股市的英雄们也并非常胜将军。
03-25 17:07 外交部:中印的边界问题是中印两国之间的事 与美方无关发言人表示,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买股怎么加杠杆,藏南地区历来是中国领土,这一基本事实不容否定。
03-21 15:5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